对于每一个盼着苹果Siri“变聪明”的用户来说,过去一年的等待多少有点“熟悉的配方”——去年WWDC上承诺的AI Siri升级,至今没落地。但就在最近,彭博社记者Mark Gurman的报道给了大家一颗“准心丸”:这次不是“无限期延迟”,而是有了明确的时间表——2026年春季,iOS 26.4更新中将正式推出新版Siri,甚至有可能在今年9月的iPhone 17系列上提前预览核心功能。
为什么又延迟?苹果在“补地基”
很多人可能会问:“去年就说要更,怎么又拖到明年?”其实,苹果的延迟不是“摆烂”,而是在解决根本性问题。根据苹果软件工程高管的说法,测试中发现新版Siri存在“持续性质量问题”——比如指令理解错误率高、应用内操作响应慢、上下文衔接不顺畅。这些问题放在普通APP里或许可以“凑合用”,但Siri作为苹果生态的“入口级助手”,一丁点bug都会影响用户对整个生态的体验。比如你让Siri“帮我订明天早上7点的闹钟”,结果它订成了晚上7点,这样的错误一次就足以让用户对Siri失去信任。
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,苹果狠下心重构Siri的底层架构。用通俗的话来说,就是给Siri换了个“更结实的地基”。之前的V1架构虽然能满足基本需求,但面对生成式AI的复杂任务(比如理解用户的“弦外之音”、跨应用协同操作),就显得“力不从心”了。这次重构的V2架构,不仅升级了传感器算法和本地AI模型,还优化了芯片算力分配——比如让A18 Pro芯片的神经网络引擎更好地支撑Siri的AI计算,确保用的时候不会“卡半天没反应”。
什么时候能用上?2026年春季,还有可能提前预览
根据Gurman的报道,新版Siri的正式发布时间锁定在2026年3-4月,跟着iOS 26.4更新推出。这个时间点不是随便选的——苹果的“.4”版本更新(比如iOS 17.4、iOS 18.4)通常在每年3月推出,主要用于推送“重量级功能”,比如之前的Apple Intelligence扩展到更多语言,就是随iOS 18.4发布的。
如果进展顺利,苹果还有可能提前“剧透”:今年9月发布的iPhone 17系列,或许会预装一个“预览版Siri”,让用户提前体验一些核心功能——比如更自然的对话能力(比如你问“今天天气怎么样?”,Siri会回答“今天晴,28度,记得涂防晒霜”,而不是生硬的“晴,28度”)、屏幕内容感知(比如你指着照片里的猫问“这是什么品种?”,Siri会直接告诉你“这是布偶猫”)、跨应用操作(比如你说“帮我给妈妈发微信,说我晚上回家吃饭”,Siri会直接打开微信,输入消息,甚至帮你发送,不用自己点进去。
苹果做了哪些准备?从架构到隐私,都给Siri“补了课”
这次延迟不是“躺平”,而是苹果为Siri“补了扎扎实实的课”。首先是架构重构:苹果找了两位“大拿”负责——软件工程主管Craig Federighi(就是WWDC上讲解iOS新功能的“光头哥”)和Vision Pro的项目负责人Mike Rockwell一起接手,目标就是把Siri的底层架构做“扎实”。他们升级了Siri的“应用意图”(App Intents)系统,让Siri能更精准地调用应用功能,比如直接让Siri帮你在淘宝里搜“夏天的连衣裙”,不用自己打开APP。
其次是技术优化:苹果升级了传感器算法(比如让Siri更准确地识别你的语音指令,即使在吵闹的环境里)、本地AI模型(比如让Siri在设备端就能处理大部分任务,不用依赖云端),还优化了芯片算力分配(比如让A18 Pro的 Neural Engine 更好地支撑Siri的AI计算,这样用的时候不会“卡成PPT”)。
最值得一提的是隐私保护:苹果没忘了自己的“隐私底线”。新版Siri的很多AI模型都是在设备端运行的,比如你让Siri读未读消息、给你推荐APP,这些都不用把数据传到苹果服务器,直接在你手机里处理了——这样既保证了速度,又不让你担心“苹果在监听我的对话”。要是遇到需要更强大算力的任务(比如生成一篇长文本,或者翻译一篇论文),苹果用了“Private Cloud Compute”技术,把你手机的隐私保护延伸到云端:数据只用一次,不会存储,也不会被苹果访问,这样既保证了功能强大,又不让你担心隐私泄露。
等一年,值得吗?苹果的“谨慎”,是对用户的负责
有人可能会说:“等了一年又一年,苹果是不是太慢了?”但换个角度想,苹果的“谨慎”恰恰是对用户的负责。Siri是苹果生态的“核心入口”,要是急急忙忙推出个“bug满天飞”的版本,反而会让用户失望。比如去年iPhone 16的营销里,苹果提到了Siri的新功能,但当时功能还没准备好,结果引发了一些用户的不满——这次苹果学聪明了,没做好的功能绝不“画饼”,等到真的准备好了再推出。
而且从这次的准备来看,苹果是真想把Siri打造成“更懂你的助手”。比如个人情景理解:Siri会记住你的习惯,比如你每天早上8点要喝星巴克,它可能会提前问你“要不要帮你点 usual 的拿铁?”;比如屏幕内容感知:你在看视频的时候,遇到不懂的单词,直接问Siri“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?”,它会直接在屏幕上显示翻译,不用你暂停视频;再比如跨应用协同:你说“帮我订明天早上7点的高铁票,然后提醒我收拾行李”,Siri会直接帮你打开12306订车票,然后在备忘录里添加“收拾行李”的提醒。
结语:再过一年,Siri可能会给你“惊喜”
虽然还要等一年,但对于苹果用户来说,这次等待或许是“值得的”。苹果的“谨慎”,是为了让Siri从“能听指令的工具”,变成“懂你的助手”。等到2026年春季,iOS 26.4更新的时候,咱们就能见到这个“更聪明”的Siri了——它可能会帮你省很多时间,比如不用自己打开APP找东西,不用自己输入消息,甚至不用自己查资料;它也可能会给你很多“小惊喜”,比如记住你的生日,提前给你发祝福,或者在你加班的时候,提醒你“别忘了吃晚饭”。
其实,Siri的“慢”,恰恰体现了苹果的“稳”。在这个“万物都要‘快’”的时代,苹果愿意花时间把产品做扎实,愿意为了用户体验延迟发布,这本身就是一件“难能可贵”的事。再过一年,等咱们用上新版Siri的时候,说不定会发现:原来“慢”,也是一种“快”——因为它给了我们一个“更懂自己”的助手,一个“更贴心”的生态。
(注:文中部分信息来自彭博社Mark Gurman的报道、苹果官方声明及WWDC 2025的相关内容。)
九融配资-国内股票加杠杆-股票如何开杠杆-炒股票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